索引号: | 12371000MB2816329E/2023-00033 | 文号: | |
公开范围: | 面向社会 | 公开时限: | 长期公开 |
发布单位: | 初村镇中心幼儿园 | 发文时间: | 2023-12-04 |
公开方式: | 主动公开 |
初幼教师梯队培养计划 |
||||||||||
|
||||||||||
初幼教师梯队培养计划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园的师资水平,形成结构清晰的教师梯队,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,促进园所可持续发展,特制定我园教师队伍梯队培养计划。 一、目前教师队伍的实际情况 初幼现有教职工38人,其中专任教师28人,学历大学17人,专科9人,中专2 人,学前教育14人,有幼儿园教师资格证22人,20-30岁9人,30-40岁13人,40岁以上6人。 二、教师队伍建设总目标 以师德建设为核心,以提高专业化水平为根本,以培养骨干教师为突破口,努力建构一支师德高尚、团结进取、善于学习、素质优良、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。 三、队伍建设内容结构图 四、具体实施方案 (一)师德建设“常态”化 对教师进行职业理想规划的培训,坚定其教育的理想和信念,启迪对自身职业价值的认同,树立教师职业神圣的职业观念;对教师进行职业道德教育,帮助其进一步理解师德内涵,并自觉遵守园所教师行为规范,内化于行,树立爱岗敬业、品德高尚的良好教师形象。 (二)队伍建设“梯队”化 全园教师按照不同的能力分成“园长、区级骨干、园级骨干、青年教师、新教师”五个梯队。充分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驱力,帮助不同层次教师找准最近发展区。引领教师进一步理解《纲要》、《指南》(3-6岁学习与发展指南及保育教育评估指南)精神,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,并能够运用理念指导自身的教育实践、进行教育研究,力争1年之内培养1-2名区级骨干教师,6名园级骨干;新教师胜任工作岗位,形成教师科学合理专业发展梯队。 各梯队培养计划: 1.园长作为幼儿园教科研第一责任人,必须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才能带领幼儿园的发展与时俱进。 l 每学期至少参加一次国家、省级培训。 l 每学年至少1次园级公开课、1次园级经验分享。 l 每月至少参加2次园级教研活动。 l 积极参加省、市、区级的各项教研活动。 l 积极撰写文章和论文,每年1篇以上,提高反思能力。 2.区级骨干采取师徒结对、园本培训等方法,积累教育教学经验,同时发挥示范和带动作用,同伴互助共同成长。 l 提供条件组织外出培训,参加省市区级培训、优秀园所展示观摩、活动的机会,提高专业水平。 l 每学期为区级骨干教师提供至少一次的市级专业领域培训,丰富其视野。 l 每学期为区级骨干教师提供名园学习、共同体活动、领域研讨等外出培训、指导等活动。 l 每学期带好一名徒弟,对于徒弟一日生活环节教育需求有专业性指导。 l 每学期承担至少一次园级领域讲座活动。 l 每学期协助徒弟完成一次大型园级评比活动。 l 积极参加教科研活动,活动中有独特见解。 l 勇于担当,为青年教师做示范课、观摩课和研究课。 l 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困惑能有方法、有步骤的给予支持。 l 每学区承担至少一次园级观摩活动。 l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、科研、业务学习活动,活动中有适当的引领性。 l 积极撰写文章和论文,每年发表1篇以上,提高反思能力。 3.园级骨干开展导师带教活动,发挥老教师教学经验丰富的优势,帮助新教师适应岗位和新环境,向新教师传递正能量,找到准确定位。 l 每学期带好一名徒弟,对于徒弟一日生活环节教育需求有较为专业性指导 l 每学期承担至少一次园级讲座活动 l 每学期协助徒弟完成一次大型园级评比活动 l 提供市区级领域、名师、科研的专业性学习 l 每学期组织观摩课或研究课活动,发挥特长,为教师提供展示和交流的机会。 l 针对青年教师的教学困惑能有方法、有步骤的给予支持 l 每学区承担至少一次园级观摩活动 l 积极参加各级教研、科研、业务学习活动,活动中有适当的引领性 l 积极参与教科研的研究与实践,有自己的见解。 l 每学期撰写的教育教学论文力争市区有发表 4.青年教师 l 每学期为青年教师提供至少一次的区级专业领域培训,丰富其视野 l 每学期初根据青年教师需求,为青年教师找师傅,增加其组织活动的能力 l 每学期初根据青年教师需求,制定园所业务培训方案内容、教科研方案,为其发展提供支持 l 积极参与教科研的研究与实践 l 能按时参与教科研并积极思考相关内容,鼓励有相应的想法 5.新教师(准备考教资的教师也归为新教师) l 每学期初根据新教师需求,为新教师找师傅,增加其一日活动组织能力 l 每学期初根据新教师需求,制定园所业务培训方案内容、教科研方案,为其发展提供支持 l 每周一次试课,师傅主导,班主任协助 l 每阶段有相关环节、集体教学、游戏活动的观摩 l 主动能按时参与教科研并积极思考相关内容 在教师成长的路上,教师必须从自身出发,要有高认知、高标准,要不断学习、全面思考、实践跟进,实现自我成长。由园领导组织,区园两级骨干引领,进行评析、反馈,或自评或他评,然后再实践、再反馈,形成一个“学习、思考——实践——评析(自我加他人)——再实践——再评析”的过程,促进教师不断自我剖析,把他人评析进行内化、调整教育实践,更高层次的提高教师的教育观念、教育行为,使其得到及时的反馈和调整,从而达到提高教师的实际教育意识和能力的目的。 附件:各梯队人员名单
|
||||||||||
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|